縫合 Sew up!挪威藝術家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亞洲首個展

Bluerider ART 即日起至12月11日於台北.敦仁、台北.仁愛雙館聯合展出 「縫合 Sew up」挪威藝術家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亞洲首個展。此次個展為 Bluerider ART 首次展出織品藝術(Textile Art)。
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畢業於挪威奧斯陸國家藝術學院服裝設計(National Academy of the Arts, Oslo),自小在充滿創造力的環境長大,跳脫典型挪威極簡風格,承續北歐憂鬱冷冽的氣質,作品融合服裝工藝,利用舊衣、碎布、殘片織品,混亂中透過解構、縫合、再造,賦予作品新意象,以中性色彩的織品藝術(Textile Art)探討當下社會集體的限制、期待、秩序、孤立議題,形成個人獨特風格。曾於挪威Kunstmuseet NordTrøndelag、斯洛伐克Danubiana Meulensteen Art Museum等美術館,及丹麥Socle Du Monde雙年展展出,作品由Kongsberg Municipality、Den Norske Husflidforening等機構永久收藏。

巴赫里 Bahri童年因家境不富裕,裁縫師的母親常以舊衣物等易取得的布料材質進行設計,化腐朽為神奇,深深影響巴赫里 Bahri對於織品興趣,驟逝的父親令她陷入孤立沈默、自我懷疑、感覺身體被牢籠所困,而唯有透過將碎片舊布、織補縫合再創造的過程,才找到可以發聲的方式。母親對她是媒材的啟發,而父親意象則反覆出現在她的創作內容中。她曾表示:「我運用衣服和布料做為溝通的語言,解放它們包裝身體的功能。」織布,有溫度的材質,衣物作為遮蔽身體的物件,與個人肌膚有著最親密的接觸,一旦新衣穿過之後,就不再是全新狀態,個人的心智狀態與情緒,都會在衣物上留下時間痕跡,它是自我私密的對話,同時也是個人對外標誌著自我於社會中的形象。

巴赫里 Bahri善用手工縫製方式,與收集來的織布長時間相處,發掘纖維的細節,通過天然的棉、麻、毛料材質,選擇白色或中性色彩呈現,認為藝術通常呈現生命中較沈重的層面,使用中性色彩可以不被愉悅或悲傷的情緒干擾影響,可以解放禁錮的身體,跳脫自我設限的困境,進而創造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以織線為畫筆,創作探討當下社會群體的限制(Limitations)、秩序(Restrictions)、期待(Expectations)、孤立(Isolation)等議題,藉由現成物的混亂、被拋棄、瑕疵、腐朽、不完美的重新詮釋再造,提供觀者跳脫自我圈圈,立於客觀位置反思記憶經驗,從這樣的位置激發「過去我是誰」、「未來我是誰」、「我可以成為誰」的自我對話、思辨認知和妥協的過程。

巴赫里 Bahri以織品藝術(Textile Art)作為說故事的媒介,表面上操作舊衣、碎布、殘片織品等混亂元素,實則深入解剖衣物痕跡的記憶溫度,與深刻的內心世界所隱藏的心理狀態,透過創作呈現喜怒哀樂情緒的人性微縮,她的藝術是批判性的和解,同時也是對於靈魂深處的關懷。

這次在Bluerider ART登場「縫合 Sew up」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亞洲首個展,亦是Bluerider ART 首次代理、展出織品藝術(Textile Art),展場聯合台北.敦仁、台北.仁愛雙館,將展出其歷年來的系列代表作品,從牆上到大型集合裝置。展名「縫合 Sew up」具多重意涵:外在現成織品的纖維解構與縫補,內在喚起個人時間碎片記憶的共感,並對單一個體在整個社會群體中關於限制、秩序、期待、孤立的對抗與和解。

「縫合 Sew up」
卡里.安妮.赫勒伯格.巴赫里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 亞洲首個展
展期:2022. 10.8 – 2022. 12.11
地點:
►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Tue.-Sun., 10am – 7pm
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01 巷 10 號 1F
► Bluerider ART 台北.仁愛
Tue.-Sat., 9am – 6pm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1號10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