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的二十世紀後半期重要雕塑家Marino Di Teana 在抄襲醜聞後重新受關注
文/ 黃郁雯

2014年巴黎國際藝術博覽會 FIAC當紅瑞士藝術家Valentin Carron展出一件樹脂雕塑,被舉發抄襲義大利雕塑家Francesco Marino Di Teana 於瑞士 Neuchâtel美術館前 1977 年所設置的戶外雕塑。Valentin Carron彷彿將Marino Di Teana的作品連同美術館訂製的大理石底座一同掃描3D列印出來,作品也順水推舟取了相同的名字Aube(The Drawn),當時展出這件作品的Eva Presenbuber畫廊表示 : 「Marino Di Teana ? 但沒關係,還好他已經去世了。」

右圖 : 2014年Valentin Carron 於FIAC當代藝術博覽會展示雕塑The Dawn
醜聞爆發後,Kamel Mennour畫廊於巴黎美術學院邀請藝術家本人及Marino Di Teana作品繼承人Nicolas Di Teana舉辦了一場學術辯論會公開講述創作初衷,法國文化廣播電台現場直播。Valentin Carron這件作品是蓄意抄襲試圖反串當代版杜象還是對前輩演算出來的完美比例表示致敬,至今還是沒有一個清楚的答案。反倒多虧這次抄襲事件,使歐洲藝術界又開始談論這位20世紀後期重要雕塑家之一。


國際知名法國建築師Jean-Michel Willmote為2018年Loft畫廊所出版的Marino Di Teana作品全集裡撰寫的序文寫道 : 最接近建築師的雕塑家,最接近平面設計師的建模師,Marino Di Teana他的思想研究與創作都近乎於城市規劃師。從雕塑結構裡探索空間,他的理想是將藝術與建築兩大領域合而為一。

1920年Marino Di Teana於義大利出生,第二次大戰爆發後移居阿根廷,從小就在工地當學徒慢慢地成為獨當一面的建築師,但卻違逆父親的期望,放棄就讀建築學院自己暗裡競考藝術學院。1954年被法國的創作氛圍所吸引決定來到巴黎定居展開全新的創作里程,當時身無分文的Marino Di Teana拿著裝滿模型的鞋盒前往當時重量級畫廊Denis René毛遂自薦,這位被藝術界視為傳奇人物的畫廊老闆馬上慧眼識才,之後的二十年為這位年輕藝術家舉辦多次展覽,並與多位著名 的藝術家共同展出,如普奧藝術領導人維克多•瓦沙雷Victor Vasarely,動力藝術代 表人物索托Soto,抽象藝術之母德勞內Sonia Delaunay等。

1962年在法國首次工業雕塑獎獲得Saint Gobain首獎,當時評審之一同時為知名雕塑家賈克梅蒂說道 : 「我投給 Marino Di Teana 因為他的作品想法最透徹,也是展覽中最抽象的雕塑,但同時非常感性。他的創作跨越了藝術及建構兩大領域,作品帶有節奏性精準地掌握視覺的美感。一個作品最令人感動的是線條的構成,彷如蒙德里安繪畫裡的結構一樣。」得到首獎殊榮後,歐洲媒體大量報導這位年輕雕塑家,1963年於巴黎大皇宮展出7公尺長的巨型雕塑,可說是近年來火紅的Monumenta大型裝置展的前身,1973年巴黎現代美術館為Marino Di Teana策劃了大型個展,即使深受當時藝術界的愛戴,卻對於藝術買賣市場抄作沒有任何興趣,每天依舊非常謙虛過著樸實有紀律的創作生活,於2012年逝世前的每一日都規律地六點起床進工作室投入創作。


Marino Di Teana是位藝術家、哲學家、建築師,更是位詩人。研讀道德經的他發表了極具詩意的「三單元」計算理論,前衛地帶入東方老子「有與無」的觀念,將雕塑結構裡空的部分演算進去,使作品裡的空間有節奏地無限延展,竟能與自然環境合而為一。藝術家生前在歐洲各地樹立六十幾個巨型雕塑,數十年過去巨大的雕塑不畏城市風景變遷如今仍屹立不搖。對Marino Di Teana來說,藝術家不能只是專注於個人性創作,應該超越時間性。 非常推薦前來巴黎喜愛藝術的朋友,跟隨著地圖尋找Marino Di Teana的作品。

在台灣做了幾年策展企劃後便決定前往法國攻讀藝術行政和數位藝術學位,目前旅居法國在巴黎一家擁有數十年資歷的經典畫廊工作,藉此深入觀察歐洲當代藝術市場的脈絡及最新情勢。閒餘時間不是在大自然裡健走就是在工作室裡玩土做陶。(攝影:汪德範)